close

Jo Nesbo 知更鳥的賭注.jpg  

遭到國家背叛比遭到他人背叛更難承受。埋藏近60年的委屈與辛酸,這份傷痛該如何平復?

知更鳥的賭注是北歐犯罪小說家奈斯博的哈利霍勒系列作品的第三集,因為跟北歐近代歷史充滿濃濃的關聯,也是我至今看過大約5本中個人覺得最好看的一本,但不得不說,還是有一點失望的部分。

《知更鳥的賭注》是一個規模宏大、野心勃勃的故事,以犯罪小說作為表現形式,具有強烈的主流文學和歷史小說特質。小說的場景從現代的奧斯陸到二戰其間的維也納和列寧格勒,時間則橫跨半個世紀。奈斯博用古今交錯的敘事手法,探討「背叛」這個主題,述說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悲劇,以及一齣天衣無縫的犯罪戲碼。

上面這一段是書衣頁上文字編輯所提供的簡單故事脈絡。我個人很喜歡這種古今交錯的敘事手法,尤其是在奧地利的醫院那一段,畢竟人總是希望圓滿,一直很緊張烏利亞到底最後能不能和心上人終成眷屬。但是所為規模宏大和歷史小說特質部分則是讓我失望的部分,儘管因為作者仍然提及不少的歷史相關資料讓我讀來興致盎然,認為這是目前最好看的一本系列作,但終歸是歷史症狀發作,覺得他實在是說的太少了,畢竟大部分的歷史內容只是在於挪威人選邊站,以及選錯就是後悔一輩子的結果,而為什麼選邊站只是因為他們或許不喜歡資本主義,但是更討厭布爾什維克,有些更是因為家人鄰居都是同一派別就加入納粹德軍,而缺乏更深入的探討,以此觀之本篇小說其實沒那麼的規模宏大。

但是閱讀讓人豐富內涵,了解世界卻絕對錯不了。在閱讀知更鳥的賭注時,正好在近來興起的網路媒體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讀到跟挪威有關的這一篇報導:從「挪威賣國賊」看台灣未竟的轉型正義之路。[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5346/]

文中明白表示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在英國的協助下,流亡倫敦建立臨時政府,為抵抗運動提供了精神指標。但是照小說中的說法,國王是背叛國家的叛徒,即使是皇太子(現任國王)也無法理解他們,在英美同盟勝利前,許多人根本不願也不敢參與反抗運動(不敢選邊站)。文中更宣稱一個偉大的國家,來自於人民真實地面對它的歷史,並且實踐正義的改變。但是按照奈斯博在小說中所說,挪威人自己也不敢面對自己的黑歷史(按照前言的導讀,奈斯博就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想寫一本關於挪威在二戰的真正歷史,但是未能完成,而以此做為創作藍圖)。書中更直指,戰後挪威總共起訴了上萬人,然而這些人真的都有罪嗎,甚至有些承辦的法官自身立場都曖昧難辨。在世界的兩端,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差異竟如此之大,我是比較選擇相信挪威人自己的說法,這也是近幾年來我不太願意對任何事做過度肯定的批判。就像是這兩份文字資料顯示的,The News Lens意圖透過這件事來批判現階段的國民黨政府,但偏偏所謂的偉大挪威其實在一些挪威人的眼中也並沒有真正的面對自身的黑暗歷史。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有錯絕對該批判,但就怕引用錯誤的例子來為自己下但書。這是我這幾年來的感想。 

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自己也做了幾年事,不得不承認心胸寬大的領導者真的很少。

小的時候,當讀到官渡大戰結束後,曹操一把火燒了所有與袁紹有往來的部屬的那些信件,即使曹操解釋說連他都自身不保,何必為難他人搜尋資料的同時,發現同樣的事情光武帝劉秀也表演過。當時劉秀征戰河北,進圍邯鄲,消滅了強大的對手王郎,發現大批部將通敵並且毀謗劉秀的信件。他不看,焚燒銷毀,讓忐忑不安的通敵者放下心中大石頭。史書上說:「令反側子自安」。「反側自安」的成語典故出自於此。意思是安撫人心,讓輾轉反側、心神不寧的人安下心來。

不過倒是又有另一派人的看法是,劉秀毀信時還沒拿下天下,安定軍心無比重要。同樣的,曹操雖然打贏了官渡一戰,但袁紹大本營並未崩潰,曹操還有得拚,豈可逼得人心惶惶,製造敵人?若官渡一役徹底殲滅袁紹,那麼曹操追不追究通敵這事,這才是對曹操氣度的真正考驗。但是不管何種論點才是正確,劉秀和曹操都為後人好好上了一課,至少這幾年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我也沒見過這麼有氣度的主管,而這卻是我給自己的期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s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